蒙山县档案馆珍藏着一枚大革命时期的“蒙山县第四区贰雅乡农民协会筹备处” 印章,这枚印章是1958年赵培正(已故教师)从新圩谢村收集,后接收进馆珍藏的。这枚印章,见证了蒙山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风起云涌。
1926年(民国15年)秋,受全国农民运动的影响,蒙山县正式成立了农民协会筹备处,推选了1名农协主任、2名常务委员和8名委员。随后文圩区大棠成立了“第二区大棠乡农民协会”,入会农民70多人,这是蒙山县最早的一个基层农会。1927年夏,蒙山县有5人到广西第二届农民讲习所受训。其中有3人由国民党广西执行委员会桂林办事处派回蒙山县任农运指导员。1927年8月,黄成业受中共广西地委指派回蒙山领导开展农民运动。全县5个区有4个区80多个乡(村)成立了农会,入会农民人数达5000多人。农会成立后,开办农民夜校,向农民灌输革命思想,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革命觉悟;开展“二五”减租运动,1928年,全县4个区共减租谷133200斤;破除迷信、捣毁菩萨,改良风俗;宣传群众,抵制日货,激发各界人士的爱国热情。
农民运动的兴起,点燃了蒙山人民革命的星星之火,农民的文化水平和革命觉悟不断提高,革命热情日益高涨。农民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引起了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极度恐慌, 1930年春,国民党大肆逮捕农会领导人和农运骨干,先后杀害了黄成业、黄少灵等农会领导人。1930年冬,蒙山农民运动被残酷镇压下去。
轰轰烈烈的蒙山农民运动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蒙山农民运动给蒙山这片土地播撒了革命的种子,留下了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在蒙山革命运动史上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杨世珍、刘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