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海关 见证百年商埠的沧桑
作者: 梧州档案信息网日期: 2014-01-07来源: 本站 打印

梧州海关是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海关,经历过无数兴衰起伏。特别是近代,梧州海关见证了百年商埠——梧州走过的曲折历程。可以这样说,梧州海关是百年商埠的缩影。

旧中国海关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半殖民地性质;二是半封建性质。近代梧州海关,无不打上那个时代的络印。

1897 24 ,英国政府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续议缅甸条约附款》,专条规定将广西梧州开放为通商口岸。同年64日,在梧州大东桥沿岸正式设立梧州关,又叫洋关。从此,外国商人、轮船、兵舰可以直接从香港沿江而上梧州、南宁、龙州,掠夺内地资源,夺取西江航运权。外国侵略者的魔爪从沿海伸入内地。

梧州关负责监管进出口的船舶及货物、物品检查,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缉走私、编制海关统计,还包揽海务、港务、邮政、气象和检疫等业务。梧州海关首任税务司为英国人阿岐森。海关对进出梧州港的货物,按5%的税率征收关税。1910年,梧州海关征收进口税343759关平银两,出口税126969关平银两。

梧州关监督初由统领和府长兼。191333日,在梧州大较厂原鄂国公庙成立梧州关监督署,任命胡铭为监督,代表中国政府在设关地区行使海关主权,管理“新关”和“府关”,但税务司和海关监督职责不同,互不干涉,因此,海关监督不了“新关”,只管“府关”,后来“府关”划归“新关”管理,海关监督连“府关”也管不了,只是徒有虚名。税务司为事实的监督官,海关行政、业务、财政、人事一切大权无不掌握在外国税务司手里,至19439月,外国税务司统治梧州关长达46年之久,先后有8个国家、24个外国人任梧州关税务司,其中英国人最多,先后有14人,总任期23年。此外还有日本、美国、德国、比利时、葡萄牙、意大利等国人任梧州关税务司。堂堂政府设立的梧州关,竟无一中国人执税务司之权,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

梧州海关自1897年开关起,长期执行优惠洋人苛待华商的政策和业务制度。1904年制订的《西江通商章程》规定,凡进出口搭客载货的外国船舶,只须将船牌或准单交外国领事馆,领事馆特发西江准照一张,悬挂本国旗号即可通关;而中国船舶必须报税务司办理海关查对手续。甚至被故意拖延时间,多方刁难,使其不能按时抵达香港,大大削弱对外竟争力。1904年进出口船舶2029艘,中国船仅占5%,外国船占95%。梧州船运业为外国垄断,激起了梧州各界的群情愤慨,多次派代表向海关交涉,要求一视同仁,否则海关应负责赔偿损失,但英国人税务司置之不理。1918年欧洲战争结束,英、美重新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国民政府当局腐败无能,屈从外国。早在18976 月英国就占据梧州鹤岗(今珠山)建领事署,并在山脚竖起“大英帝国地界”、“游人不准登山”的牌子。1918年,刚从外地调防来梧州的桂军某排长 博士兵去鹤岗游览,被英国领事发现,便放狼狗追咬,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该排长开枪打死这头狼狗。梧州镇守使为了讨好英领事而将该排长关进监狱。但是英领事仍不肯罢休,从香港调两艘军舰来梧州示威镇慑,提出将该排长处死,以“人偿狗命”。最后,桂系军阀陆荣廷竟下令将该排长枪决,并降国旗祭死狗,造成“下旗辱国,人偿狗命”惨案。梧州人民被激怒了,他们自发游行示威,强烈声讨英帝国主义对我同胞的迫害及对我国的侮辱,数千群众把英国人围困在领事署内,英领事胆颤心惊,晚上悄悄远往“摩轩”号英舰,仓惶回港。梧州群众后又掀起罢工罢市浪潮,梧州海关中国员工纷纷响应,罢工离职,海关后院“起火”。在此反帝浪潮的强烈冲击下,梧州海关英国人税务司华何地不敢再刁难中国商船、苛待华商。中国商船终于排除了与外国商船竞争的一大障碍,使梧州航运业迅速发展。1918年梧州进出口商船5409艘次,其中中国船4346艘次,占80%,比1904年增加42倍,比1917年增加42倍,比1917年增加32%,而外国船减少36%,其中英国船减少40%

梧州是桂、滇、黔、川等省对外贸易最大的口岸之一,同时也是西江流域物资集散地。来往商船之多,商业贸易之盛居广西全省之首。1897年开关后仅7 个月进出口货物总值就达176.7312万关平银两,其中进口量136.8983万关平银两,出口39.8329万关平银两,关税收入排在全国海关中上水平。1908年至1933年,梧州关税收入年平均占广西三关(南宁关、龙州关、梧州关)税收总和的84%,居广西三关税收的首位。梧州成为沟通大西南与香港的重要通道商人进出方便,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出现了开关盛世。

开关初期,英商“怡和”、“太古”和“省港澳轮船公司”在梧州设一行专理船务,继而英商“渣甸”、“天和”、“人和”三大洋行垄断梧州航运,英商“亚细亚”、美商“美孚”石油公司包办梧州油运业务。1908年,广西首家船务公司——西江船务公司成立,才打破外国商人垄断西江航运业务的局面。

1858年,《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允许鸦片输入,并规定每百斤鸦片征收关税30两银,从此,印度鸦片大肆入关。1910年梧州口岸进口鸦片175担,1912年至192110年间,梧州关查获走私进口鸦片价值达7万关平银两。鸦片的输入,严重危害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中国人被污辱为“东亚病夫”。

1920年,两广军阀开战。 626,梧州宣布独立,西江航运停航,海关业务中断。 1923719,孙中山委任黄建勋为梧州关监督兼交涉员。192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908.1828万关平银两,为梧州对外贸易最好的一年。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军封锁西江,梧港航线中断,梧州经常受到空袭,计炸沉大小船舶22艘,进出口贸易一落千丈,航运业务中断,期间走私活动猖獗,由于海关缉私力量不足,从广西税警团三次抽调税警30人协助查缉走私。1939年,为防止日货走私内地,梧州设粤桂战区稽查处,于1941年移交梧州海关。19439月,首次由中国人杨明新任梧州关税务司。 1944922,日军侵占梧州。梧州关内迁田东办公,并在玉林设立办事处。 1945816,梧州光复。梧州关从田东、玉林迁回梧州办公。

1946年,国民政府重新对外开放沿海口岸,梧州不再列入开放之列,故梧州关于1947年改为支关,受粤海关领导。1949年,国民政府规定,梧州轮船可直航香港,但只准本国船航行。同年416日,梧州支关升格为粤海关梧州分关。

在旧中国,尽管梧州的进出口贸易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展较快,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由于关税自主权、海关管理权和关税收支权掌握在外国人手里,海关成为外国掠夺我国资源和倾销其商品的工具,为此,中国人民为收回海关主权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

1949 1125 ,梧州解放。 125,梧州市军管会派军代表何砺锋、副代表杨步云、李旅接管粤海关梧州分关,结束了梧州关被外国人操纵长达半个世纪的耻辱历史。海关管理自主权从此正式掌握在中国人民的手中,梧州海关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何敏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