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 重 的 记 忆──梧州市档案馆馆藏部分印章记(图)
作者: 梧州档案信息网日期: 2010-12-08来源: 本站 打印

印章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峥嵘岁月,记录着历史进程中的不同侧面。在梧州市档案馆,馆藏着数百枚梧州近代以来不同时期的印章,这些印章大部分为梧州市解放后各个历史时期的印章,也有少量的民国时期的印章。

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枚民国时期用黄铜制成的印章“广西苍梧地方法院印”(见图1),此印沿袭典型民国官印风格:四方、宽边、篆体。时光已过60多年,这枚印章依然保存完好。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梧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之关防”(见图2)”,关防印是元明清三代以来官印的一个品种,在历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这枚印章见证了梧州市解放之初,政权更替的历史。梧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于1950121日,是梧州军事管制时期最高权力机关,统一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管制事宜。那时的汉字还没有简化,印章中的“国”、“军”、“员”、“会”、“关”仍为繁写,印文三列十五字,疏密有度,印边较宽,字体为老宋体,强调时代变革,通俗易懂为第一要务。“广西省梧州市人民政府印”(3),为上世纪梧州解放初期使用的一枚宽边方印。19491125日,梧州解放。翌年11日,梧州市人民政府成立,行使地方行政权。此印的使用,见证了梧州市人民政府成立的难忘时刻。该印右上角的缺口为停止使用时的刀削口。“梧州市人民抗美援朝业主殷户分会印”(见图4),为一枚椭形印章,见证了1950年梧州人民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积极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为国捐资出力的感人历史。“广西省梧州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是一枚长方条形印(5)19501月~19558月,协商产生了第一届至第五届梧州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代行梧州市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梧州市人民政协的前身为梧州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这枚印章见证了这段难忘的历史。“广西僮族自治区梧州市人民委员会办公室”印(见图6),反映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梧州国家政权机关机构变动的情况。印章为何有“僮族”二字?原来1958年起广西成立了僮族自治区,1965年根据周总理倡议,经国务院批准,把广西僮族自治区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41962年,梧州市相继召开了第一至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相应选举产生了第一至第五届市人民委员会(下称市人委)。市人委是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市一级国家执行机关。办公室为它的办事机构。“梧州市革命委员会”印(见图7)见证了“文化大革命”梧州一段动荡的历史。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市地方政权机关工作处于瘫痪状态。19671月,市人委被群众组织夺了权。之后,先后成立了市、公社等各级革命委员会。市革命委员会于1968826日成立,为梧州市党政合一的政权机构。1980929日,恢复市人民政府,由市长、副市长、秘书长及市政府工作部门正职负责人组成,实行市长负责制。

印章是历史的陈迹。从这一枚枚的印章里,我们可以领略到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梧州各个历史时期厚重的历史。(何敏汉)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上一篇:民国时期的司法状纸(图)

下一篇:梧州造币史

返回列表

二维码

本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