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造福社会,服务大众的事业,档案工作怎样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赶上全区先进水平呢?通过最近下基层调研,笔者对发展梧州档案事业的思路逐步明晰起来。我认为,要解决制约我市档案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按照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适当增加对档案事业发展的投入。要解决对档案事业投入的历史欠账问题,逐年增加投入,尽快改变各级档案馆馆内设施破旧落后的面貌。根据国家档案局要求,县级以上档案馆应具有“四位一体”的功能,即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行文件利用中心、档案信息服务中心和政务信息公开场所。各县(市、区)要把档案新馆建设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争取“十一五”期末我市有一批新馆动工建设。要建立完善档案事业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对档案工作的重视,争取人大、政协以及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将档案事业发展所需的经费依法予以保障;各级政府要从库房建设、保管条件、设施设备、办公条件等方面增加投入,档案部门也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争取尽快改变我市各级档案馆馆库狭窄、内部设施破旧落后的面貌。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改变我市各级档案馆馆库狭窄、破旧落后的面貌。
二是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档案资源建设是实现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开发利用档案资源的前提。没有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档案资源,档案工作就不会有活力。要高度重视档案资源建设,采取有力措施,积极积累档案,丰富馆藏,优化结构;要突破档案接收范围的局限,拓展档案进馆的门类,除将应当进馆的档案及时接收进馆外,要注重加强重大活动档案资料的收集,档案部门要主动参与党委、政府重大活动、重大事件档案的直接采集和收集工作。要注重做好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档案资料的收集,着力在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上下工夫,要采取多种形式,对散存在社会上的重要珍贵档案和地方特色档案收集进馆。
三是加大档案资源整合。建议我市参照山东省等一些先进省市的做法,由全市统一部署,将城建、房产、土地等方面的专业档案整合到市档案馆,进一步丰富我市档案馆资源,以便于统一管理。
四是大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我市档案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进展缓慢。各级档案馆要以建设“数字档案馆”为目标,做好档案目录数据录入等前期工作。今年,要加快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建立民生档案信息数据库,全市要完成30万条档案目录录入任务。市直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也要积极开展案卷级和文件级目录的录入工作,有条件的要启动原文数字化工作。进一步加强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确保电子档案的完整收集、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何敏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