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龙母太庙历史背景(图)
作者: 梧州档案信息网日期: 2010-12-08来源: 本站 打印

    梧州龙母太庙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梧州乃至桂东南地区著名的文物景区,更是粤、港、澳、台及海外民众观光朝拜的旅游圣地。

    随着梧州经济和旅游业的日益发展,到龙母太庙观光参拜的人越来越多,圣庙日日香火鼎盛。战国时期,百越民族生活在福建、江西、两广西江流域一带,当时的西江流域还属蛮荒之地,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险恶。诞生在梧州的龙母率领南越、西瓯的群众开荒山,治旱涝,导江河,战胜许许多多的自然灾害,使南越、西瓯的苍生得以安居、生息、繁衍,且因有豢养五龙,雨泽万方,秦始皇派专使礼迎进京未果等神话传说,龙母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拥护,由古代的著名人物而演化为神�。后人于是建起了龙母庙来纪念她。

    梧州龙母太庙建在梧州城桂江水滨,枕山面水,舆地通灵,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有牌坊、正殿、后殿、行宫、龟池、观音亭、赐福亭、素食馆等主要建筑。    正殿庄严。共三间,中为龙母殿,供奉着龙母圣像,这个圣像端庄慈祥,和谒亲切,象赐福于众的慈母,是庇佑百姓的元君。右为太子殿,供奉着五龙太子像,五龙太子即传说中龙母捡到石蛋而孵出的五条小龙,它由龙母养大,帮助龙母推云播雨,造福人间。左为傅大将军殿,供奉着清康熙时广西巡抚佩抚蛮灭寇将军印的傅宏烈将军像。这傅大将军曾到这里的龙母太庙进行过崇隆的拜祀仪式,并为从吴三桂手中克复梧州等县立下功勋,所以后来也就把他请进偏殿供奉。正殿屋脊上装饰有“双龙戏珠”、“龙母赐福”、“五龙贺诞”、“五福临门”、“得胜回朝”等30多幅灰雕。正殿还高有金盆,叫龙洗盆,专供香客摸盆洗手,有福人可以摸得风生水起。沐光闪烁,灵气活现。正殿前庭,一年四季,香火不绝。

    后殿高矗。首层正中有巨型雕塑《龙母进京图》,形象地表现龙母被秦始皇礼迎进京,正沿西江、桂江上溯灵渠的传奇画面。雕塑前也供有龙母像。二层中间又是一尊龙母圣像,左侧陈列着龙母寝床,红木卧榻,高级锦帐,旁有妆台,常有游客来此,轻抚龙床,瞻照龙镜。右侧为龙太子卧室。

    龙母行宫在主殿左侧,宽敞,明亮,底层外为接待厅。内为龙母太庙管理处办公室。行宫的二楼是关帝殿,供有关帝神像。

    龟池在主殿右侧,地中一泓清水,饲养着万年长寿灵龟。中央放置着一只重十余吨,出土于明代的巨型石龟,龟背上还驮着一件大型的石刻“总府题名碑”,它也是一件明代正德五年制作,由明朝弘治年间广东状元伦文叙书写标题,明正德年间兵部尚书(相当于现代的国防部长)湛若水作跋的时十分珍贵的文物。巨型石龟,翘首凝望,似向游致意、颂安。游客到此,往往拿起银币,竟投石龟,有“掷中龟头,多福多寿;掷中龟背,长命百岁;掷中龟尾,好运到尾;掷中龟身,年年青春”的美好传说。

    龟池背后的山体上,又有一大型浮雕《五龙喷水壁》,这是根据有关龙母养大五龙子的神话传说而创作的艺术精品。壁上五龙,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像在天上腾飞,翻云吐雾;又似在江水徘徊,亲驯依恋。每当晨光初照或夕阳映彩霞之际,更添异彩,使整座龙母庙平增许多瑞蔼详气。(碧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