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全国最早建成的孙中山纪念堂
孙中山北伐足迹及梧州中山纪念堂
1921年10月—1922年4月,伟大的爱国者和民主革命家,时任非常大总统的孙中山,为了筹划北伐,曾三次驻节广西梧州。
第一次:从广州到梧州。1921年10月15日,孙中山在广州天字码头乘“宝璧”号军舰出巡广西,17日下午4时到达梧州,随行人员有胡汉民、廖仲恺、陈少白、邓家彦及总统府参军等20余人,受到梧州各界群众热烈欢迎。18日,孙中山一行又乘浅水巡轮广明号溯浔江而上,23日到达南宁。孙中山到南宁找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动员、说服他支持北伐,但陈不予支持。
第二次:从南宁回梧州。1921年10月29日,孙中山由南宁抵达梧州,在西门口码头(今中山码头)登岸,下榻陆荣廷官邸(今和平路市人大办公处)。这一次,孙中山驻节梧州16天,组织北伐行动大本营,内设文官、参军、幕僚、党务四个处和辎重、电讯、卫士、侦缉、卫生五个队以及庶务部、供给局、金库等机构,具体负责指挥北伐军的行动。他曾到北山等处观察地形,亲自绘制地形图;孙中山派廖仲恺回广州与省财政厅厅长马育航会商,筹款200万元作为军饷;通过梧州商会和部属多方征雇准备北上桂林的船只。在梧州的国民党员欢迎会上发表题为《党员须研究革命主义》的演讲;在群众大会上发表讲话;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有魏邦平、刘震寰等率领的粤桂军队1万多人参加,群众人山人海围观。11月14日,孙中山命大本营文职人员、辎重大队和警卫团分乘官方巡船7艘及征雇民船300余艘,由梧州溯桂江而上桂林,同时指挥粤、桂、滇、黔、赣诸省军队共3万余人沿桂江两岸浩浩荡荡北上桂林。15日,孙中山离开梧州,于12月4日到达桂林,准备北伐。
第三次;从桂林下梧州。1922年4月12日,孙中山改道北伐的主力部队3万人抵达梧州。16日,孙中山偕许崇智、胡汉民、宋庆龄等从桂林抵达梧州,立即召开扩大军事会议,决定“出师江西,悉命诸军集中韶关。”并下令免去阻挠北伐的陈炯明粤军总司令、广东省长及总统府内务部长三项职务,仅保留其陆军部总长一职。孙中山在梧州行营接见《华盛顿邮报》记者,指出北伐目的在于“推翻北廷以撤销日本之外府”。20日,孙中山偕许崇智、胡汉民、魏邦平等乘江汉号军舰离梧回广州。
中山纪念堂占地面积达163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330.59平方米,坐北向南,东西面阔
纪念堂前是一个花岗石铺就的大平台。平台两边各立着一株古老的榕树,那伸展的枝叶把平台遮得绿荫如盖。 平台下面,是一个绿树环抱的圆形花园,这里一年四季花团锦簇,幽香满园。纪念堂里一大门正中立着一尊孙中山雕像,他仿佛在凝望着门外的那些景象,脸上绣出慈祥的舒心和微笑。礼堂内一排排座椅整齐如初,似乎有满堂志士屏声静气地在聆听孙中山三次在梧州活动的革命史迹。纪念堂仿佛一座丰碑,记录着伟人的功绩。
2006年10月28日上午,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暨梧州经济发展成就座谈会在梧州市中山纪念堂举行
参加座谈会的领导和专家在中山纪念堂前合影
参加座谈会的民革领导:中间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周铁农,左边为自治区副主席、民革广西区委主委刘新文,右边为梧州市人大副主任、民革梧州市委主委陈澄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