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北伐足迹及梧州中山纪念堂(图)
作者: 梧州档案信息网日期: 2010-12-08来源: 本站 打印


这是全国最早建成的孙中山纪念堂

 

孙中山北伐足迹及梧州中山纪念堂

192110月—19224月,伟大的爱国者和民主革命家,时任非常大总统的孙中山,为了筹划北伐,曾三次驻节广西梧州。

第一次:从广州到梧州。19211015日,孙中山在广州天字码头乘“宝璧”号军舰出巡广西,17日下午4时到达梧州,随行人员有胡汉民、廖仲恺、陈少白、邓家彦及总统府参军等20余人,受到梧州各界群众热烈欢迎。18日,孙中山一行又乘浅水巡轮广明号溯浔江而上,23日到达南宁。孙中山到南宁找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动员、说服他支持北伐,但陈不予支持。

第二次:从南宁回梧州。19211029日,孙中山由南宁抵达梧州,在西门口码头(今中山码头)登岸,下榻陆荣廷官邸(今和平路市人大办公处)。这一次,孙中山驻节梧州16天,组织北伐行动大本营,内设文官、参军、幕僚、党务四个处和辎重、电讯、卫士、侦缉、卫生五个队以及庶务部、供给局、金库等机构,具体负责指挥北伐军的行动。他曾到北山等处观察地形,亲自绘制地形图;孙中山派廖仲恺回广州与省财政厅厅长马育航会商,筹款200万元作为军饷;通过梧州商会和部属多方征雇准备北上桂林的船只。在梧州的国民党员欢迎会上发表题为《党员须研究革命主义》的演讲;在群众大会上发表讲话;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有魏邦平、刘震寰等率领的粤桂军队1万多人参加,群众人山人海围观。1114日,孙中山命大本营文职人员、辎重大队和警卫团分乘官方巡船7艘及征雇民船300余艘,由梧州溯桂江而上桂林,同时指挥粤、桂、滇、黔、赣诸省军队共3万余人沿桂江两岸浩浩荡荡北上桂林。15日,孙中山离开梧州,于124日到达桂林,准备北伐。

第三次;从桂林下梧州。1922412日,孙中山改道北伐的主力部队3万人抵达梧州。16日,孙中山偕许崇智、胡汉民、宋庆龄等从桂林抵达梧州,立即召开扩大军事会议,决定“出师江西,悉命诸军集中韶关。”并下令免去阻挠北伐的陈炯明粤军总司令、广东省长及总统府内务部长三项职务,仅保留其陆军部总长一职。孙中山在梧州行营接见《华盛顿邮报》记者,指出北伐目的在于“推翻北廷以撤销日本之外府”。20日,孙中山偕许崇智、胡汉民、魏邦平等乘江汉号军舰离梧回广州。

1925 3 12 ,孙中山在北京逝世。翌日,梧州成立追悼孙大元帅筹备处。 3 24 ,梧州各界共5000多人在东学塘(今阜民路)举行追悼孙中山大会,梧州善后处处长李济深在会上发表演说。 4 25 ,李济深召集梧州党、政、军、绅、商、农、工、妇、新闻、学生各界代表在同园开会,决定集资筹建中山纪念堂,公推李济深等10人为委员。 1926 1 29 ,梧州中山纪念堂举行奠基典礼,汪精卫、谭延�、甘乃光、李宗仁、黄绍�、白崇禧等党政要人和梧州各界群众参加了奠基典礼。193010月,中山纪念堂在北山建成。比1931年建成的广州中山纪念堂还早一年。 
       中山纪念堂占地面积达163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330.59平方米,坐北向南,东西面阔 44 ,南北进深 35 。素白色的外墙与四季常绿的古树相映衬,寓中山精神万古长青。纪念堂前座是四层塔式圆顶,前门额上书“中山纪念堂”,为当时广东省省长陈济棠所题;后座为千人会堂。纪念堂前有莲花池,并有石级直通山脚。会堂的正面为主席台,台中央上方塑有古铜色的孙中山头像及书写有孙中山遗嘱全文,主席台两侧有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训。会堂还陈列有孙中山生平事迹图片展览及文物复制品。中山纪念堂气势雄伟、庄严肃穆,其采用的是中国古典宫殿式与西欧圆顶式相结合建筑形式。中山纪念堂的设计相当巧妙,主体建筑的平面成“中”字形,横看则像“山”字,采用中国古典宫殿式与西洋教堂式相结合的建筑理念设计,具有中西方相结合的建筑艺术风格,这与孙中山先生博采世界先进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胸襟相吻合。从山脚到纪念堂有宽 5 、长 300 台阶,拾级而上,更体现了中山纪念堂的宏伟气势,庄严肃穆。纪念堂的台阶共为323级,而南京中山陵为392级台阶,其寓意为当时中国3亿92百万同胞;共10个平台,象征孙中山领导的十次革命。梧州市从2003年开始中山公园改建工程,在新门口入口处有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成为公家的,国家政权是天下百姓的。这是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的理想,是他倡导的三民主义中“民权”的极好解释。

        纪念堂前是一个花岗石铺就的大平台。平台两边各立着一株古老的榕树,那伸展的枝叶把平台遮得绿荫如盖。 平台下面,是一个绿树环抱的圆形花园,这里一年四季花团锦簇,幽香满园。纪念堂里一大门正中立着一尊孙中山雕像,他仿佛在凝望着门外的那些景象,脸上绣出慈祥的舒心和微笑。礼堂内一排排座椅整齐如初,似乎有满堂志士屏声静气地在聆听孙中山三次在梧州活动的革命史迹。纪念堂仿佛一座丰碑,记录着伟人的功绩。

 


20061028日上午,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暨梧州经济发展成就座谈会在梧州市中山纪念堂举行


参加座谈会的领导和专家在中山纪念堂前合影


参加座谈会的民革领导:中间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周铁农,左边为自治区副主席、民革广西区委主委刘新文,右边为梧州市人大副主任、民革梧州市委主委陈澄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