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值得珍藏的油画──小记陈岭先生与他捐赠的抗日烈士陈济桓将军肖像画(图)
作者: 梧州档案信息网日期: 2010-12-08来源: 本站 打印

   

最近,梧州市档案馆在征集馆藏名人字画中,收到了我市画家陈岭捐赠的作品──抗日烈士陈济桓将军的油画肖像。这幅油画高1.1米,宽0.8米,表现了陈济桓烈士在桂林保卫战前夕,登山视察布防,看着美丽的桂林山水,心潮澎湃,日寇压境,大战在即,不由得紧锁眉头,下定誓死保卫桂林的决心。画面构思巧妙,人物栩栩如生,背景衬托恰当。

   陈岭先生现年65岁,现为梧州桂东美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设计师,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装潢设计委员会常委及评委、广西广告协会理事、中国现代书画艺术协会副主席。他是一位非常勤恳和敬业的画家,以画水粉、人物、油画、版画而著称,从1965年起,有15幅美术作品入选广西美展,《更加郁郁葱葱》获广西“关注生态”书画大赛优秀奖、《踢“鬼”的故事》入选全国科普画展;上千幅画作发表在省、市级报刊;包装装潢设计20多种获国家轻工部、中南区、广西优秀设计奖(其中两件获一等奖)20085月,我有幸观看了他的个人画展。虽未作深谈,但他的画作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

   陈济桓烈士是陈岭的叔公。20081110是他叔公陈济桓殉国64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叔公为国捐躯的英雄壮举,他收集了陈济桓当年三张十分模糊的相片,其中一张是从旧报纸上翻拍的,经过一个多月的艺术创作,再现了其叔公陈济桓的高大形象。

   陈济桓,号昆山,1891年五月初生于岑溪筋竹镇。他17岁考入桂林新军兵营,其时加入同盟会,为推翻满清王朝,做了不少工作。毕业后他历任排、连、营长。1924年北伐战争时,他先后任北伐军主力新七军先锋独立一团、一师二十一团上校团长,被晋升为少将。北伐后,他就读黄埔军校高级班。毕业后,他被授予陆军中将军衔。1935年,他驻防南宁,在组织军事演习时,堕落马下,造成足残。抗战初期,由于身体原因,他任广西绥靖公署第二金矿主任,积极为抗日战争筹备军饷。

   1944年,日军步步逼近桂林。国民政府、中央军委组成桂林城防司令部。在得知参谋长一职空缺时,陈济桓毛遂自荐请任该职务,获准后即辞去金矿主任一职。他将家人送回老家岑溪筋竹安置好,即到桂林就职。临危他给夫人罗佩英写下遗嘱。陈济桓积极协助韦云淞司令,组织桂林防卫。当时入侵日军超过12万人,国军守将不到2万人,敌我双方兵力十分悬殊。桂林守城将士顽强垂死战斗,两周内歼敌14千人(此为日军公布之数字)。桂林守军后勤补给十分困难,将士伤亡超过三分之二。守军将士仍然与日军进行十分惨烈的血战。在紧急军事会议上,韦云淞司令,危难中授命陈济桓为桂林城防司令部副司令兼参谋长。1110,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夏威,经白崇禧、蒋介石批准,决定桂林守军从骝马山组织突围。陈济桓亲率司令部卫队、文职人员,向桂林西部猴山坳的日军阵地猛烈冲击。陈济桓不幸中弹负伤,鲜血直流,不能行走,身边只剩下卫士二人。为了不连累部下,他取出名片,在背面写下:“职口臂受伤,不能脱离阵地,决定自杀成仁,以免受辱”。他在签名处印上鲜血指模,令卫士突围后将名片交给31军军部,他即拨出手枪自击,壮烈成仁。桂林保卫战牺牲之惨烈,为抗战八年来城市防守战中所仅见。

    1946年3月29  ,广西省政府为陈济桓举行隆重的公葬大会,将他的遗骨葬于桂林七星岩普陀山霸王坪。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分别题词,并立殉职纪念塔。

   19477月,国民政府、中央军委为表彰英雄,向陈济桓家属发来嘉奖令,追封陈济桓为陆军上将,发给抚恤金。

   198410月,中央人民政府民政部,在陈济桓殉国40周年之际,追认其为革命烈士。广西区政府拨款重修其墓地,每月发给其家属烈士抚恤金,梧州大中路东一巷陈济桓房产归还其家属。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时,北京、南宁、岑溪、台湾等地举行隆重纪念会,缅怀陈济桓宁死不屈、为国捐躯的爱国精神。

   2005年,中央电视台两次播出《漓江悲江》、广西电视台播出《桂林:不死之城》、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桂林保卫战专题片,它们主要讲述陈济桓壮烈捐躯的英雄事迹。

   2008年,电影《桂林保卫战》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确定陈济桓为第一男主角。

   听着陈岭先生的娓娓道来,望着这幅富有纪念意义和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我不由得对抗日烈士陈济桓将军以及画作者陈岭先生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愿烈士安息吧!你的后人将永远记住这段历史。(何敏汉)

 


图为陈岭先生所作的油画:抗日烈士--陈济恒将军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