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国际宝石节,这个基于人工宝石产业而诞生的展会,经过七年不断的创新与完善,成功跨越了宝石产业本身,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手。第七届梧州国际宝石节组委会在昨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成果,更是深刻地印证了这一点。
推动区域合作对外开放
宝石节组委会秘书处副秘书长陈超文表示,宝石节除了成功带动宝石产业的蓬勃发展外,在推动项目攻坚、招商引资方面亦表现不俗。据统计,宝石节期间,我市共组织25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296.9亿元)进行集中开工、竣工投产,其中新开工项目88个,总投资约161.9亿元;竣工投产项目169个,总投资约135亿元。其中,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的开园,以及园区内多个重大项目的开工,促进我市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基地迈出新步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而作为宝石节各项活动重头戏之一的招商引资,在全市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和与日俱增的宝石节展会影响力的共同推动下,招商项目签约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签约项目56个,项目投资总额达到人民币151.32亿元,项目签约总额较上一届宝石节增加了近一倍。
在第七届梧州国际宝石节举办期间,“宝石节更加国际化”是所有与会者的评价。从今年起,宝石节正式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对海内外客商吸引力大增,超过3000名国内外嘉宾、客商参加本届宝石节,其中既有来自韩国、意大利、日本、泰国、老挝、缅甸等国家的客商,也有来自港、澳、台地区的客商。市招商局副局长梁健说,通过宝石节宣传与推介梧州的投资环境,有力地促进我市对外经贸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我市的知名度,扩大了我市的影响力。
宝石节举办期间,我市还不失时机地借助宝石节,举行第三届西江经济发展论坛暨第三次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联席会议。通过“圆桌会议”和“高峰论坛”的交流探讨,以及体现成果的“梧州倡议”,极大地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在加强西江沿江城市和桂东四市的具体合作上,迈出了更为务实的一步。
会展经济延伸到各领域
宝石节,并不仅仅是珠宝、玉石、首饰的展会,其功能更多地延伸到了展示梧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梧州名牌产品展可以说是其中最大的亮点之一。“这次共有44家企业参展,共设48个展位,展示了梧州名牌产品、梧州六堡茶及各县(市)特色产品。据不完全统计,在四天的展销期间,各企业的成交金额为45万元。”负责筹备这项展出的市工信委副主任吴裕四说。
虽然这次展出,在成交总量上不算太大,但却赢得了各方好评。蒙山县的一位参展代表说,本次名牌产品展是他们首次在“家门口”展示企业的产品,这种在本地搭建交流展示平台的做法,让国内外客商和我市群众更深入地了解本土企业的产品,对树立企业的形象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也为企业间互相学习提供了机会。
此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领域也纷纷借助宝石节这个平台,推动自身发展或大搞营销。如,我市房地产行业已连续五届借助宝石节举办展销会,在本届宝石节期间,共成交商品房118套,成交金额4000万元,达成认购合同金额1000万元,比去年同期上升超五成。
融入文化元素树文化品牌
以往的宝石节,各项活动大多集中在经济领域,而今,第七届梧州国际宝石节不仅在有力拉动展会经济的同时,通过增设多项文化交流活动,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元素,让来宾全方位、多角度地感受到宝石节的文化气息和梧州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为加强与国内外的文化交流,我市特举办了中韩(梧州)艺术交流活动周暨第七届中韩国际艺术展,并将之作为本届宝石节的重要板块,有效地体现我市宝石节各项节庆活动的国际性、多样性。在历时五天的活动,共展出名家精品274件,包括了油画、国画、书法、雕塑、艺术装置等,数量众多,包容量大,质量较高,集中展现了传统和现代艺术。展览的社会反响较大,据不完全统计,展览持续的5天时间里,共有近3万人次进场参观。
另外,在宝石节系列活动中,本届宝石节旅游嘉年华还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演出,将藤县牛哥戏、岑溪市牛娘戏、苍梧县鹿儿剧、长洲区下俚民歌等我市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搬上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