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1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局设区市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组第四组到梧州市档案馆对该馆2017-2019年业务建设情况进行现场考评。
在评价汇报会上,市委副秘书长、市档案局长徐毅代表市委对评价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到梧州指导和进行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市档案馆把这次评价作为一次大考,作为对自己工作的一次检验,端正态度,精心组织,实事求是地全力配合做好这次评价。市档案馆馆长宁波作了自查自检工作汇报。
三年来,市档案馆坚持以档案业务建设为核心,做到馆藏档案总量“增”,结构“优”,资源“特”。加快档案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档案馆业务建设水平,增强档案工作服务能力。大批民生档案、“三重一特”档案接收进馆,新增民生档案12.29万卷,馆藏档案总量达到24.9万卷,馆藏照片档案达到37604张,音像档案达到914卷,馆藏档案三年间翻了一番多,馆藏资源结构持续优化。累计完成1813万页纸质档案和37604张照片档案数字化,馆藏非密纸质档案数字化基本完成。录入机读目录166.8万条,基础目录体系建设全面完成。梧州思达公医院等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档案文化开发凸显梧州“特色”,汇编出版档案文件史料共689页980多万字。创新开展档案宣传,举办梧州建城2200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主题档案展览,社会反响强烈。围绕“6.9”国际档案日宣传,开展档案进乡村、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进园区、进企业活动。落实便民措施,方便群众查档。开放档案6889万件,为社会提供档案查阅利用7652人次,利用档案1.23万卷件,复制档案1.32万页。
下一步,全馆将以这次评价工作为契机,查摆存在问题,认真进行整改。切实补齐业务建设短板,堵塞档案安全工作漏洞,做到业务建设工作常抓不懈,进一步夯实档案基础业务,促进梧州市档案事业均衡发展。(刘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