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2021年档案工作十大亮点
作者: 刘德日期: 2021-12-24来源: 本站 打印

一、庆祝建党百年档案图片展盛况空前“七一”期间,100个版面700多幅图片多角度全景式的“迎建党百年 看沧桑巨变”——梧州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档案图片展在市联合办公大楼对出广场隆重展出。市委书记蒋连生、市长钟畅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谢凌云、市政协主席黄振饶等四家班子领导参观了图片展。图片展出期间,观展人数达1万多人

二、精准扶贫和疫情防控档案的接收进馆工作全面完成。全市共完成脱贫攻坚文书及“四大类”档案接收进馆55.11万件、项目档案1.05万卷、照片档案6642张、录音录像档案138GB、目录数据78.31万条;完成疫情防控文书档案接收进馆1.98万件、照片档案5796张、录音录像档案9.97GB、目录数据2.57万条。

退役军人档案管理模式得到了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肯定并在全区推广。市档案馆联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对全市退役军人的个人材料、转递登记、士兵名册等1863卷档案进行整合和数字化,建立退役军人档案专题数据库。档案保管和日常查找利用由市档案馆负责办理,档案转递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办理,数据资源共享并及时提供社会利用。该管理模式得到了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肯定并在全区推广。

四、档案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达到100%。对标先进,打造与大湾区接轨的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对档案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流程再造,规范操作程序和受理、办理等相关制度。持续简化流程,减少时限,开通在线申请和网上办理功能。“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等6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办100%

五、婚姻档案实现“一站式”查档。 针对全市婚姻档案分散保管,群众查档多头跑的实际情况,市档案馆汇总了1953年至2017年结婚、离婚、补办、撤销登记4类共18.3万卷,涉外婚姻档案2864卷的全文数据和目录数据,建成了全市婚姻档案专题数据库。群众在全市任何一家综合档案馆都可以查到相关婚姻档案,实现了“一站式”查档。

六、在广西全区率先开通周六开放便民查档绿色通道。每周六档案馆工作人员轮流值班,为群众提供假日查档服务,为周一至周五忙于工作而无法到档案馆查档调档的群众提供便利,最大限度满足群众查档利用需求。

七、建立全市职工档案目录数据库和数据中心,方便群众利用。将分散保存在市档案馆、市人社局等单位的下岗企业职工、退休职工、失业职工、已故职工的档案目录数据进行系统收集,涉及职工13.1万名,建立全市职工档案目录数据中心。为利用者提供精准便捷的查档服务,全面提高查全率、查准率。

八、重大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和档案室规范化建设取得新成效。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大建设项目梧州市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及配套路网工程和市、县统筹推进的重大建设项目市防汛应急抢险物资综合储备中心工程、苍梧县西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档案通过专项验收。粤海江河水务有限公司企业档案目标管理通过自治区级认定。市公安局综合档案室通过了自治区的评审验收,晋升为特级档案室。

九、用馆藏档案为烈士照亮寻亲路。市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利用馆藏档案为一名梧州籍烈士寻找到失散近70年的亲人。市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根据档案的记载,多次亲自到烈士的家乡寻访,并将调查了解和搜寻到的相关依据凭证反馈给广西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经多方对接查证,确认梧州籍烈士梁卫文和需寻亲的烈士梁征文是同一人。找寻到烈士的亲人,用档案星光照亮了烈士的回家路。

十、“梧州档案”微信公众号开通运行。“梧州档案”微信公众号设置了“档案动态”“档案服务”栏目,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宣传档案法律法规、传递档案工作信息,展现档案文化魅力,深受社会公众和档案工作人员的欢迎和喜爱,成为扩大档案工作社会影响力的又一个宣传平台。(刘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