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88年5月19日下午1时40分,谷牧同志在时任自治区主席韦纯束陪同下到达梧州。当天下午,谷牧同志顾不上旅途的疲劳,马上察看了梧州的市容市貌,从河东看到河西,行程两小时,晚上还兴致勃勃地观看了西江大桥工地及梧州夜景,面对璀璨的夜景,谷牧同志说:“两岸灯火辉煌,梧州挺美丽”。
20日早晨,谷牧同志在自治区及市党政领导陪同下到冰泉喝豆浆,他称赞豆浆嫩滑。谷老登上白云山看了梧州全貌,在风筝亭照了相,接着到外贸小动物仓视察。9时多,谷老到达梧州港澳客运码头,视察了海关、边防的联检筏,听取海关领导的汇报。接着来到当时我市规模最大的大南仓码头。在码头堆场上,谷老对陪同视察的市领导同志说:你的码头就是这么两个抓斗?时任梧州市委书记彭伟宗说:是,就两台龙门吊。谷老站在龙门吊下问,这个地方(指大南仓码头)如果规划搞一个比较集中的大一些的码头就好了。彭伟宗说,这里没有多大发展余地,现在我们计划在龙船冲搞一个大的。谷老说,按照梧州特点,以及水域和生产能力,港口不能集中一些吗?港口本身也是一个产业部门,分得太散,港口本身的管理就麻烦了,海关的困难就多了。谷老说,梧州的地势受两条江的制约,想计划单列什么区呀很困难,工厂这里摆一块,那里摆一块,整个市区晚上看灯火辉煌,连成一片,白天看一块块的,装卸点就60多个,这就给管理上增加麻烦了。谷老非常关心梧州的水运:你这里水深是多少?跑香港的船最大是多少吨?码头停泊的船哪艘是走香港的?一艘拖轮能拖几个驳船,多少吨位?驳船防水状况如何?谷老都一一过问。
在乘车赴丝绸厂途中,谷老还和区、市领导就码头建设交换意见,要求梧州市下决心搞一个相对集中的大码头。在谷老的关心和鼓励下,后来梧州市在河西和东出口相继建成了河西集装箱码头和李家庄码头。
在丝绸厂喷水织机车间,谷老详细地察看了新引进的喷水织机,看了喷水织机的产品,并亲切地和职工交谈,他问喷水织机车间承包人是哪里人,在厂里干了多少年,承包车间多久了,领多少工资和职工的工资差距怎样,是不是制度制定的。承包人对谷老说,我们不敢拿太多,不然别人反对我们就不好办,只要下面喜欢干活就行了。谷老又问厂长和党委书记,工厂年产值多少,人均产值多少,原材料问题解决没有,引进设备的债务还清没有,当他听到厂里引进的设备在国际上是80年代的先进设备,在国内是第一流的,去年,厂里生产的8705华达尼质量超过波兰和台湾,接近美国水平,在天津订货会上一下就订了60万米,今年要进一步提高质量,更上一层楼时,谷老很高兴,他鼓励厂领导说,你们想法解决原材料、技术问题,成为出口创汇型,你们的效益就会更好了。临别时,应工厂领导的要求,谷老还挥笔写下“提高质量,面向世界”八个大字(真迹现存市档案馆)。谷老的楷书墨迹温润敦厚、从容豪迈,透露出深厚的笔墨功底。
20日下午,谷牧同志在梧州谊宛宾馆会议室吸取了梧州市和梧州地区党政领导关于开放工作情况的汇报后,就如何发挥梧州口岸优势、大胆利用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好国家沿海地区优惠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给梧州人民莫大的关怀和鼓舞。
21日上午8时30分,谷牧同志带着对山城人民的眷恋,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梧州。
斯人已逝,风范犹存。谷老到梧州视察已过去了20多年,但他的音容,他对梧州那份炽热的爱,将长久地留在梧州人民的记忆里。可以告慰谷老的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中的赤水港码头作业区正在加快,梧州的产品正在源源不断地走向世界,梧州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谷老生前对梧州的期望早已变成现实。(何敏汉文 /图由梧州市档案局提供)
谷牧同志(左二)在梧州市丝绸厂视察
谷牧同志(左二)在自治区及梧州市领导陪同下视察梧州海关
谷牧同志参观丝绸厂后欣然题词的情景
谷牧同志亲笔题词